《广东章氏渊源考略》存疑
章信哆
粤之章族生齿浩繁,沧桑递嬗积世也厚,谱之不明祠宗渊薮,无愧做人也羞为外人道矣,奈何?某日,平白得族干赠书一册,得以越藩篱而窥堂奥。知有联谊会之创立,有《广东章氏》之编纂售世,顿识氏族兴之未艾。急而展读,扑眼有《广东章氏渊源考略》,景仰大名,肃然起敬,乃时贤秘书长也,罢茶戴镜正襟危坐。抚眼又为之一振:一省有料,潮郡“偏章”,埭头可稽矣。一读再读,汗流夹背,至晕乃止。寻醒,思之考者,归道之父也,于兹曰测其渊源,览其清浊。题名涵盖广东,笔触游离于石扇,次第西塘、埭头,旁及歧山。渊源维系时地人,考释首推迁创,前述三地梅潮澄于南宋初、洪武初(此二时限正与入潮争议息息相关)迄清中叶皆潮州域境,今既知悉海丰、东莞、中山诸地有吾族聚居而置之“无从考”,地下有知,情何以堪?笔走蹊径神驰太虚,口诛笔伐讹以讹滋;耳能治事路人皆碑,舌知兴潜板籍可撕;悠悠千载时地人事,滔滔万言情理殊芜。曰考略,集大成,无片言文献可供滋补。所考亦人亦神,硕果怪哉异也。与其唯唯,宁可诺诺,而吾才不过斗筲,贩夫之见有辱门庭。是请怒我者,亦恕我本意乎善。至若彰前徽之承欢,启后世之传述,宜早昭白,则梁栋之任矣。吾唯待罪方家同仁之收拾。
《广东章氏渊源考略》全文参见《广东章氏》第二期。下面是步趋潜才先生择其“最具代表性的梅州章氏、潮州章氏以及澄海章氏进行探讨”的再探讨。
梅州石扇篇:渊源
“我祖伍斋公(系)福建浦城仔钧公第十四子仁逊公之裔也,历唐季五代,迄宋高宗南渡时二百余年之间,风霜兵祸,辗转流离,基诸之将坠者屡矣。幸一线之犹存,觉水源之可朔。我祖伍斋公生三子,长学长、次学山、三学士,正值金兵入寇、遍地旧符、民不聊生,?闽入粤,携男带女,露宿风餐,其父母儿女各散西东,不知所徙。学长随父伍斋公旅寓蕉岭九乡,至孙耆明公始迁入梅州开设基业于石扇乡。焉其二三子则跟母黄氏远走潮郡,学山徙居郡西八里西塘乡,学士徙居郡东埭头乡,各处一方,分枝派叶,遂创业而居焉。相传,世本皆仔钧公而公逊也。”(《梅县章氏族谱》第79页)。
“我祖伍斋公是福建浦城仔钧第十四子仁逊公之裔也。传说宋南渡时,伍斋公夫妇带三子南下,因兵荒马乱,五斋公夫妻父子走失,结果,五斋公仅带学长公到蕉岭九岭定居。……三世耆明公是石扇章氏的开基祖,死葬三坑的虎将坛,祖妣朱氏葬梅城大浪口”(《梅县章氏族谱》第79页)。
“由此可见”(潜才先生语)“梅县章氏是宋高宗南渡时(南宋1127--1279年,其中高宗建炎1127---1131年,绍兴1132---1163年,无南渡划分)由福建浦城仔钧公第14子仁逊公之裔孙五斋公由福建迁徙到梅县的……”“由此可见”明显已认同《梅谱》之见,及后又敲定于“洪武时期”,语犹未寒何健忘哉?引文错断、别字、漏字、曲解包罗万象,“基诸”当为“基绪之误。”先辈未竟之业也,概叹昭穆嗣延之艰危。曰“旧符”则不详何物,似爆竹声中震落之桃符,或孤魂之误。因“兵祸,辗转流离,不知所徙……旅寓(按:履险如夷哉?)九乡……焉其二三子则跟母黄氏远走潮郡”前后不相为谋,犹与“旅寓”大悖,旅寓一词,或称游宦,多表履任秩满卜居客地,也就是说,致仕之后卜宅于潮。先居蕉岭,“至孙耆明公始迁入梅州开设基业于石扇乡”,蕉岭、梅州二处地名均应免去。其“相传,世本皆仔钧公而公逊也”句,关系渊源,举足轻重。古人文不圈点而理到辞达,且引“埭头乡世系序”正之:“相传世本皆祖仔钧公而宗仁逊也”。“相传”,现代可理解为“长期以来的口耳传说”。在此应作人类生殖繁衍不知其尽解,方不负人生大义。“世本”,又作世或世系。世是指世系;本则表示起源。指世系渊源也。祖者鼻祖、远祖,蕴意本源,祖之所出曰宗,曰支,如树大分枝,是以宗者谓之宗支。家族之间称同宗,常言“祖宗祖宗,认祖归宗”,以人为本绝无传说之疑。“由此可见”应该是高明之见,而让人抱疑《梅县章氏族谱》蒙尘黄历而非传世真言。即便宋无南渡之划分,章氏入粤,也在建炎至绍兴间事,而经潜才先生裁定竟迟至明初,未免过于武断了。
“宋无南渡划分”之论也奇矣。殊不知此乃历史常识。1127年,金军破汴京,北宋亡。赵构即位于河南应天,继受金兵追击,一路败退南逃,史笔讳言称宋室南渡。洪迈《容斋随笔*近世文物之殊》“国家自南渡以来,典章文物,多不与承平类”南宋改元建炎,继绍兴,定都杭州稍安宁。晋室南迁也称南渡,古今文史俯拾皆是,足见南渡非年号。章文唯恐读者不识特加注解不免自暴于史无识。以“宋无南渡(南宋1127---1279年)”,则误南渡为南宋,其时之迁,也不必自1127至1279要历一百多年。作者之目的,是要把时间尽可能靠近元明时期,才有“金兵入寇”即“宋末元初”之见。辛弃疾作《南渡录》开篇即:“靖康元年丙午三月初二日,金人围京城”,正好说明“宋南渡”正是因受“金兵入寇”所逼迫。一举两得。凡此赘言不表,却于时间上有了铁证,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无视其存在,任何发挥、发现都是徒劳的。埭头旧谱序更详备至南渡之后“宋高宗二十一年冬”。于此我还要提请阅者注意,这只是松山定居潮州西塘,学士定居潮州埭头(其时潮州不以郡府称,辖海阳、潮阳、揭阳和程乡也即梅县,他县末置)之时间,而非入潮时间。审其“旅寓于潮,遂创业中都”句,为兄弟二人所共济也,非经年无以业语之。所谓中都,于韩江分流东溪西溪夹岸,今澄海上华中部,原属海阳县地。其具体时间在宋高宗二十一年前,诚与梅县谱述“宋南渡”或曰“金兵入寇”异曲同工。新修歧山谱对宗源认识持谨慎姿态,但在时间上认同是说,可参见歧山理事会兼主编惠德先生《参加梅州石扇祭祖暨宗亲会成立活动感想》:“宋南渡时五斋公……仅仅带长子学长到梅县蕉岭定居,五斋公夫人即带二儿子(又名松山)、三儿子学土到潮州定居”。至若五斋夫妇及学长,才是真正说不清道不明,独可以“难道”言之。
从“宋无南渡(南宋1127---1279年)”,到“金兵犯宋”乃“宋末元初”之辨,使吾氏入潮时间,旋变为可循可稽,且胶着西塘大旗,“挟天子而令诸侯”,有助发挥,此其一;顺应君意成就“考略”,其二也。成,则吾族有“考”(考者父也),功莫大焉。行文有流水之畅,而无史乘之识,以孝为重,未必不是热血的奋张,也未必不是情绪的奋张。然则何补于考略?
因“旅寓”一词之意义,故赘言以祈关注。前人极重古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至孝无意仕途者甘于自废前程因而称美于世者。五斋公不远千里,深入潮郡瘴痢之地,恐非避乱。而学长、松山、学士兄弟同时出游,则五斋公夫妇或已不在人世矣。而于埭头乡世系叙一文,言辞轻松,不像逃避兵祸,其“历唐季五代,迄宋南渡时二百余年之间,风霜兵火,基绪之将坠者屡矣。”,即不独指北宋末年之兵祸,而是针对仁逊一支艰难险阻的感慨,这从仁逊一脉传承之希罕上可以想象。有“一线之犹存”当属大幸,能轻松“旅寓于潮”,除了兄弟三人中或有通藉出仕潮郡,也有可能于兵事未起,即北宋之未已自闽入潮。
上述二段短文于开头都说到“我祖伍斋公是福建浦城仔钧第十四子仁逊公之裔也”,已阐明梅县章氏派系所出。那么,可以想象,五斋公或松山、学士踏上人生之旅,其起点即闽之浦城。
潮汕章氏篇 潮州西塘和澄海埭头
“潮汕章氏如何界定更为合理?据现今考察,不论是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普宁等地居住的章氏后裔,都讲潮州话(学老话),且渊源关系比较同一,故本文以潮汕章氏划分”。
地域上已统括整个潮汕,普宁并列于上述四市已显多此一举,“等地”于兹似另有世外桃源。海外宗亲有说潮州话者,也有早已不说潮州话而根在潮汕者,他(她)们的名籍虽不在潮汕,可以不计其数,其渊源关系末必同一,于溯源上不可褒视。潮汕民系以福佬和客佬为主,或也有讲客话的章氏,即居潮汕而不讲福佬话,讲福佬话不尽居潮汕者然。作者无非限定居潮汕且讲福佬话,如此“区划”反而不甚分明。我想,纵使作者不遗余力,不免存在不周。另外,潮州话不是作者所称的学老话。吾以为,学老是方言“呵罗”的误读,一些地方别称为“怀(重读)”,因潮汕各地乡音有异,伧重柔绵各有土风。如“县县有语”殊音听来仿佛“柜柜有牛”;广府话即广州话,听来像“旷夫”、“放牛”一样好笑,以黄赞发先生戏解“学老”一词为“学到老”来理解广府话,可名之为丑话。本来与主题无甚关系,但不得不说,也是名之存疑的原因。
作者要说的无非就是今日的潮汕章氏,却只执着于今曰的“人口”播数与“旧时的潮郡章氏主要分布”上,须知旧时的潮郡也包括章氏所居的石扇在内,不能因前述已有交代而弗略其归向。“人口”一篇,原文见于2003年8月之《汕头特区晚报》,作者庄氏“潮汕章氏人口,据不完全统计共约18000多人”,后汇编入《潮汕百家姓》时改正为“23850”人。潜才所采正是前者,且删略了原文潮州区县之章氏,故实计才一万五仟多人,尚处“万八”之下。作者另引《章氏家史纵横》开俱潮州、潮阳、揭阳章姓人口,但各自成篇,不能作为上文之补充。且潮阳即原来之潮阳、潮南。又失澄海、南澳之数,故章氏人口仍于“万八”之下。口诛笔伐(文以笔伐,诵之口诛也),视情凉曲也罢。言归正传。
原来,西塘在修谱时,也存在“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如旧谱失传、以讹传讹等”。就其潜才梳理之资料,也不复杂。一引自浦城县水门陈坑潮州海阳县世系图:“我氏族系显公第六十七世裔孙,也即浦城世系及公之二十二世裔孙善公(即六十六世子东公之子)……即仔钧公第二十一世孙,约于宋末元初(1271——1279年,作者注),因罹兵祸而由福建莆田(浦城?--作者注)迁居海阳”。另一为“《西塘章氏开基渊源》:考唐仔钧公十五子,其第十四子仁逊公居闽,裔孙子东公生二子,于宋末元初(1271——1279年,作者注)遭兵祸,迁入潮郡…开基创业。长男松山,字丙乙(西塘祖),次男丙二公(澄海埭头祖)……生五子,其三房迁居南澳后宅。其余未详。”先生另有小结,概言之即上述明确提出的“时地人”。相信先生所言也是《潮郡西里章氏族谱》真言。括注作者即潜才先生。先生对于迁自“莆田”似乎心存犹疑,括注以“浦城?”正之时,有焉知不是莆田之虑,故同样心存犹疑。吾以为这样多少会妨碍读者的阐读。这里还需纠正的是,非“其三房迁居南澳后宅”,而是三房裔,即三房第九世丽吾(笃祖派)者。一字之差,大义存焉。而未尾之“其余未详”句,明显是承上文之“丙二公开创埭头乡,生五子”,今居埭头族众及蕃外延裔,其二、三及五房也,生齿浩繁,潜才先生但知有南澳而未详有埭头,于兹又失详察矣。
埭头一篇最为芜杂,且讹误极多。其原因却不在埭头,而在潜才。何也?先生作广东章氏渊源考略,博涉资讯,劳神分析,工于梳理,岂胸无成竹乎?
援引资料繁多,剧误不少,盖未核准之言,或不题撰人之“急就”。吾曾费力于网络“抨论”。今潜才先生仍循之,游于目而扰于怀,读者以为如何?“潮汕章氏始祖是……章松山,于明朝初年始迁入潮。初定居于潮安县之西塘,后分布到本县之埭头乡,南澳后宅及揭阳、饶平等地”,却未言及学士,然而这么说,松山也是埭头的始迁祖了。一衣带水,千古淋漓。作者于最后采取了补救措施,称“学士公初定居潮州西塘,后分徙澄海区埭头乡”,依此说法,则学士公也有创西塘之功了,或比松山公徙于西塘要早些。还有,松山一开始即“定居西塘”,下文之“徙于西塘”,恐怕是误入八卦阵了。又文中“本县”指言潮安县,也代表海阳县,但揭阳县始置自秦汉,犹早于潮郡,几经演变而并入海阳,再由海阳析出。据《宋史·地理志六》:“揭阳:宣和三年割海阳三乡置揭阳县,绍兴二年(1132)废入海阳,八年复。” 又1993年《揭阳县志》“(宋)徽宗宣和三年,割海阳县所属的永宁、崇义二乡和延德的龙溪、(鱼它)江、鳄浦、蓬州四都合置揭阳县,南宋绍兴二年并入海阳,八年复置揭阳县。”宣和三年为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至绍兴二年,也即公元1121—1132年之间,那么其“分布”于各地的血缘,只能在此时段,前于此不太可能,后于此则揭阳也自成一县。这尚且还是松山公之子孙。一方面,无形强调了西塘与其他地方的从属关系。一方面也证明了章松山入潮时间,至少在北宋未,至南渡时徙于西塘。松山“于明朝初年始迁入潮”已站不住脚,而依潜才先生之说还是小孩呢。
《潮汕章氏溯源》一文不题撰者,通过整合而成却少顾及埭头。一篇之中,于时间、地点、人物,三、四种说法并陈而不置可否,且冠以“据有关资料考证”,大有无容置啄之口气。《入潮始祖章松山》一文采自当地报章,“潮阳章姓来自海阳歧山”一说值得注意。歧山属蓬州都,昔属揭阳,嘉靖四十三年划入澄海县,至近代汕头商埠确立,与澄海分治,继后属汕头市。潮阳宗亲自海阳歧山来,真有移山倒海之法吗?另有可能,即在宣和三年之前,蓬洲属海阳辖地。或南宋绍兴二年至八年之间。前文引用过的《揭阳县志》已有备述。宣和三年,割海阳县所属蓬洲等四都置揭阳县,绍兴二年又并入海阳。八年复罗揭阳县。《潮汕章氏溯源》一文,论定徙创时间凡四种,潜才先生通过一番考察之后,加以归纳,并有一条新发现,遂成第五种,即“潮汕章氏除来源于浦城章仔钧派系之外,还有更早迁徙进来的章氏人家。”这无疑已超出“遗传分子”效应而属于转基因工程了。语出惊人,于当前尚处拓荒阶段的章氏家族、章氏文化研究领域何等及时。可惜这一支非浦城章仔钧派系的章族,到底属于中华章氏中的某派系,作者也未就其渊源进行有效的研究,遂成该文之最大悬念。直至全文杀青,作者仍颇为遗憾地说:“广东章氏主要派系是福建浦城章仔钧公后裔,但在五斋公支系进入广东之前,亦有其它章氏人家,属何派系今无从考。”自己已构成了对五斋公的挑战,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在本篇中反复提到《埭头章氏世系谱》,作者于开头及结尾,简单引用“前言”、“引述”中的“南宋初期”之说。但经作者费劲“细读”过的附录“五修族谱序”,个人认为,它对先生考略一文大有裨益,不知什么原因而只字不提。
最后是参与研究的歧山,潜才先生干脆让族谱出来自我介绍。“入潮开创章氏是仔钧公之第十四子仁逊公之后裔五斋公(子东公)之儿子学山公又名松山讳丙乙公和其弟学山公讳丙二公。”歧山宗亲好像没有传世谱牒,新谱也刚刚竣工,采用诸家——《潮汕百家姓》、《寻根浦城》、《章氏文化研究》,及至梅县、西塘、埭头之谱料,“去伪存真”而成。上述即采自《梅县章氏族谱》之精神。
歧山方面隐言迁创时间,只告诉我们其始基祖:“我祖永福公派分唐琅琊王仔钧公也,公十五子惟十四子仁逊公由福建建宁府浦城县入潮,卜宅于澄海县蓬州都歧山乡居焉,已历数百年于兹矣……其事迹既无可考,仅于父老相传知为海邑西塘支分。西塘兄也,歧山弟也。”潜才先生通过自己的识见,指出:“这里要纠正的是五斋公不是子东公,五斋公是善公之后,善公是子东公之后;使用‘五斋公(子东公)’的表述方式,文法上有互为说明的意思)”。然而,如果五斋公不是子东公,恐怕搜遍全国家谱,也找不到字美成名五斋的人了。作者有严谨的治学精神,但忽略了修谱者的一番用心。作者对于五斋公早已了然于胸,甚至在研究未果之前。对五斋公膝下二子,兄弟共用一个姓名——学山,也是早已了然于胸。原文使用乾坤大挪移法,却于“仁逊公”后省掉“苗裔”二字,看去好像将章氏入潮时间上推至唐季五代。不知这些是作者的笔趣还是秉笔。
五斋公
之前见之于各家谱牒中的五斋公,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感谢章海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五斋公 。 然而,考之五斋,原材料来自江西萍乡海红宗亲手机短信,称:“萍东章氏望族也,其先世五斋公家居福建汀郡宁化之石壁乡,于明洪武时,公携眷迁新建镇平县”。谱记时间为“大清光绪八年壬午年仲秋”。又诞于“元至治壬戍二月初八未时,卒于洪武二十三年(庚午)九月十八戍时”。这里问题颇多,潜才宗亲孝敬至上,宁可信其真,不愿疑其非,更怕考出异端。……镇平县即今之蕉岭县,原属潮州之程乡县,嘉靖四十一年之后属平远县地。崇祯六年(1633年)才置镇平县,民国初改称蕉岭。原属潮州,至清雍正十一年程乡升格为梅州遂析出。“洪武时”,潜才按五斋已有三子之龄遂定“洪武时”为元年,颇为刻薄,而括注“清代初年”为1616—1911年,则厚道有加,何厚此薄彼哉?1616年女真族尚未以清为国号,论初年则过早。离清朝末帝退位则过长。其实宣统退出历史舞台是在辛亥年十二月,以公元纪年正确算法是1912年。洪武元年离镇平县之设尚差三百多年,料于未卜;至光绪八年,其建置则早二百五十年矣,何新建欤?三百多年是何概念,五斋公能一个筋斗飞越时空,恐飞越不了沧桑。虽然,五斋公不是诸谱所说的来自浦城,而是来自宁化。潜才乐其翔实准确,吾也有同感,只是,石扇与萍乡两谱记必有一误。
宁化石壁何所在,下面援引官方宁化县志概述:宁化是客家摇篮。自东汉开始,已有中原汉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南下,当时由中原迁居到鄱阳湖附近等地的客户,为避战乱,又向赣、闽、粤三省的结合部迁移,并大多数进入宁化,而且主要聚居在石碧(古称石壁)。后来他们以宁化为据点,向外从事拓殖。特别是由于宋室南迁,战争不断,盗寇四起,灾祸频仍,且兼石碧幅员有限,聚居过密等原因,他们或全家族或一部分陆续迁往长汀、上杭、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一带,1912年英国教士艮贝尔氏在《客家源流与迁移》一书中也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 此中就涉及到宋室南迁、中原等地民徙事。宁化县石壁乡,潮汕不少姓氏以此为中转入潮,而吾氏未闻。据《章氏会谱》称:善公于元代迁自“浦城县水门陈坑。”起关键作用的时间、地点,其巨大的矛盾达到不可商量地步,作者以梅州石扇为考略依据的初衷,只能在萍乡与石扇间忍痛割爱了。
但是,作者对五斋公仍然寄予莫大希望。请看其心有灵犀的描绘:
“翔实记载了由闽入粤始祖五斋公(业已确认)的生卒年,他生于1322年,卒于1390年,享年68岁.这些信息对确定广东章氏由闽入粤的年代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时间。从上可知,五斋公生于1322年,入粤时已有三个男孩,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他可能有40多岁的年龄了,那么,来到广东的时间大概是1360年前后,即元末明初时期……我们假定明洪武元年进入广东,即1368年,五斋公已是46岁的年龄了。由此推断,明洪武年间是广东章氏由闽入粤的年代已有640多年的历史了。……该族谱对于五斋公墓的描述与我们的记忆非常接近,小时候,长辈告诉我们五斋公墓的具体地址,至今记忆犹新(可惜现在没有了)。以此可见该族谱的可靠性准确性很高,是一本弥足珍贵的史料。”
佩服作者有如此大胆假设,同时要请教一下,作者自小至大都知道五斋公墓的具体地址,是长辈告诉的,就在“屋侧岭背塘”,“可惜现在没有了”,即不是一夜之间突然消失,那么,长辈们说话的时候还在,应该还有人祭扫,知道的人应该不少,也不在乎长辈们的郑重相告了。现在墓不在了,旁边的屋总有主吧,而即使也跟着不在了,一旦甫接江西萍乡宗亲相关信息,即钩起记忆,表示惊喜,这种心理突变颇不寻常,却又说明“记忆犹新”根本是另一回事。又为什么始基祖之墓要靠一代一代人口耳相传来维护其灵魂之安宁,而不及三世耆明公(石扇谱记“死葬三坑的虎将坛”)及匹配朱氏(同谱记“葬梅城大浪口”),要隆重载之谱牒而永垂不朽呢?其“与《梅县章氏族谱》相印证”何在呢?墓址不同,其迁创时间有二百多年差距,很难想像,此之五斋即彼之五斋。潜才先生屡加括注,应该比读者更加清楚,萍乡谱表愈是真实、准确,就愈是离西塘(松山)、埭头(学士)、石扇(学长)愈远。
上溯
对作者来说,寻找五斋是当务之急,确定五斋地位是一项伟大工程。作者于是导入《章氏世系图》。该图不是西塘本谱原始资料,而是该谱把善公作为始祖,故引入《章氏会谱》资料供资参考,其世系图中根本就没有五斋或美成者,而作为一同入粤的眷属,学长、松山、学士,本应列于图表之中,也没有。而且,作者于上篇中就说明:“五斋公不是子东公,五斋公是善公之后,善公是子东公之后,”也就是,子东公生善公,善公生五斋公,五斋公是大家的祖公。他从宁化县来,带着三个儿子,那时候,大局已定,无兵祸,无“旧符,无“南渡”,朱元璋正在南京君临天下,承平世界,青天白日,五斋公妻儿老小一家四散“不知所徙,”只剩下“世系”列存于会谱,或者说,后人(也可能是今天的人)只好将其芳名归结到“仔钧公之第三子仁郁公”世系。
世系图可参见《广东章氏》第二期第90页,或家族网,本文从略。很遗憾,未能在作者提供的世系图中找到五斋公和学长、松山、学士的芳名,按歧山谱的说法,子东即五斋,则可以找到子东公和善公。按图表所示,子东公官端明殿学士、江南招抚使,生善公,善公之后依作者言应该就是五斋公字美成者,也就是始入粤者,列浦城世系及公之二十二世孙。原来作者了然于胸正本于此。但是,按图索骥,善公生竹山,竹山生椿山,椿山生乐志,乐志有五子:庚乙,庚二、庚三,庚四和庚五,一连三代单传,至第四代,显然已离谱太远,也不见学长,松山和学士芳名。还有一个疑惑,三代人都以“山”为名,似不觉得悖谬吗?尽管有庚乙、庚二,却非丙乙、丙二,而且是兄弟五人,庚乙为长。往上溯,直至及公第四世,竟是仔钧公之第三子仁郁公。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们原本都是仔钧公之第十四子仁逊公苗裔.据浦城世糸仁逊一支语焉不详,按目前所知,唯潮郡章族是仁逊一脉,而以后尚难保障。因从此之后,其遗民都被“过继”了。——噫!唐高祖李渊尚且强宗李耳,吾辈之人不过宗于伯祖,也算顺理成章。仁郁一支“簪缨不替”,大出意外,必有大好结果。正是—
一段好姻缘,
堪把终身托。
不是亲生也聚头,
只枉费了从前谱。
结语
潜才先生照本宣科,一番梳理,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上下支分何能究其本,亲疏派别安得辩其源?请看作者论断。
“广东章氏是的显公糸第67世(福建浦城及公系第21世)裔孙善公之后裔及其三个儿子学长、学山和学士的后裔。由闽入粤始祖五斋公,字美成(1322--1390)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9)来到广东,……五斋公携长子学长公先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布镇九乡而后又迁徙至产东省梅州市梅县石扇镇岭背塘定居”。
“同是明洪武时期(1368-1399),五斋公夫人黄氏妈则携带次子松山(又名学山)公、三子学士公入潮定居。松山公徙于郡西创西塘乡,史称丙乙公,学士公则徙于郡东南六十里入居埭头乡,史称丙二公。……学士公初定居于潮州西塘,后分徙到澄海区埭头乡、南澳县后宅及揭阳、饶平等地章氏由此派衍。”
“广东章氏主要派系是福建浦城章仔钧公后裔,但在五斋公进入广东之前,亦有其它章氏人家,属何派系现无从考。现汕尾市海丰陆丰以及中山、东莞市等地的章氏人家,其渊源亦无从考。”
人物及时间缈不相涉,远者相距竟至数百年,在修谱时亦未能明断,岂能轻松厘释?北宋大学问家张载有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天下学问皆始于怀疑”,这是某位达人的名言。吾今天既学习了,且致以恭问,并就鄙见共勉。
1,“由闽入粤始祖五斋公”已确立了五斋为广东省“第一章”权威性位置。但“在此之前已有章氏人家居广东”,则“始祖”一词不甚光彩。
2,上述潮郡三家代表,都是“仔钧公第十四子仁逊公后裔”于谱有载,大家默认的,作者也无异议。五斋公世居宁化石壁,可能不是章仔钧世系,盖因没有有铁证,不敢随便创造奇迹。
3,作者本人至2011年8月22日之前对家乡石扇章氏创于“宋南渡时”,不管有无异议,自今应该修改为“明洪武时”。也包括西塘、埭头。但,既然旧谱不值一提,我们对这样所谓的新发现,也不免有同样的疑惑,尽管,大潮汕之外有一位至尊的五斋,充其量只能说明江西萍乡章氏一线之踪迹。
4,在《潮汕章氏》西塘篇作者论其“由闽入潮的年代为宋末元初(1271-1279年,作者注)”,说的是始基祖松山公。那么五斋公之入粤,时间必然还要趋前,无反而退后之理。
5,埭头章氏一世祖学士公自宋代归于道山,墓在村东头“五房坟”地方,旁有“宋功曹黄公 墓”等五姓坟。“墓冢坐南向北,兼壬子分金。自宋迄今二十余世矣。累代丕祧,祭祀勿替”(康熙甲戌岁贡章震青撰)。也许与五斋是父子,那么,五斋公的生卒年是不是搞错了?
6,西塘壮伟老人自撰歌谣也有研究价值,“祖系福建根浦城,宋避兵祸潮州行……此地名曰破布坑,择地立坟在宋时。”其墓主与梅县石扇“屋侧岭背塘”墓主有何关联?逝于1390年的五斋公,是破布坑墓主先府君吗?不要落入“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的笑话。
7“西塘兄,歧山弟”证明不了歧山就是西塘衍裔,甚至有点别扭。松山公有五子,长房、二房失记,四房迁歧山,针对于五房来说,“歧山兄,西塘弟”也同样成立。相类似的,埭头即有“西塘兄,埭头弟”之说。因由祖分支,兄弟自立门庭,历久而疏,越份相欺或伤残骨肉而不知,故兄友弟恭,累世铭记。郑重其事地称兄道弟,倒是近乎疏远而客套的表达。因此,“西塘兄,歧山弟”的流传,极有可能歧山章氏系出埭头。历史人物章纯儒,曾为新阳令,歧山乡有其书斋,而埭头乡有称“新阳县”大屋及“新阳县巷”,说明歧山与埭头存在一定渊源关系。歧山由揭阳县地归属澄海县,章纯儒或先于纯儒之章氏,如果确系由埭头迁居蓬洲,那么,说“西塘兄,歧山弟”与说“西塘兄,埭头弟”其实并不矛盾。
8,明代中期西塘有兄弟“蝉联科第”,世称“潮州二章先生”(请参阅拙作《明代潮州先贤章熙》)。熙生于1505年,父廷秀,号野庵,郡人进士林大春在章熙墓志铭中有语:“自高祖而下世有隐德”,以此文献考吾氏,必别有心得。
9,澄海有白石山,原为埭头章氏太祖垦业,后易与杜姓,得地乡里,后世以建宗庙。杜姓始祖杜十郎是北宋元丰间人。此故事传于章、杜二姓,源于杜氏族谱,可否作为埭头方面之旁证乎?
10,埭头笃祖公派章丽吾公是南澳始基祖,而明朝在沿多次施行海禁,南澳首当其冲……至清初斥界,撒澄海县并入海阳(潮安),全澄无人之境,吾氏宗庙被毁,合族流离,至复耕,有居停潮州意溪及不明所徙者。今分布于各地章族多有世系含糊之惑,于此不无关系,而作者称揭阳、饶平等地章氏由埭头学士派衍,未知所据。
11,潜才先生现在应该是熟知《埭头章氏世系谱》了,尤其费劲细读的“五修谱序”,从“一修至现在历世339个春秋”的总结,可见先生很会算数。钦州族谱中收录有埭头章氏世系序,埭头章氏谱仿其体例,将钦州章氏谱序也附录于后,原非埭头所属,先生所论,请自问价值几何?
12,从《潮州志》及属县志中可看出,闽人出仕潮州,最为普遍。而秩满落籍,或家眷留居潮郡,且成为本地望族者,很多姓氏,章氏自宋至清,从知州到普通史目,名籍可考达三十多人。最早是北皇佑元年知州章志贤,南宋绍兴间有知州章元振,及后来的海阳县尉章辟之。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有潮阳知县章善。
作者同时还列出各地堂号、昭穆,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截体,可惜作者只将其摆在那里,而且,还将埭头章氏辈序中“自从天道启居宗”误成“启居中”,于拉折式卡片中也有相同情况,希望能给予改正。
吾氏一祖所出,生齿有限,建祠修谱以至昭穆启迪,非漫长岁月不可成。不比他姓之举族而来,人丁茁壮,一呼百应。吾氏之祠,大多成于明代,足见其居民之早与远。
溯其昭穆,则似非“自古而今”。故不能以流长而定其源远。如西塘辈序原文称“松山世系第12世起”,其中第23--24世是“尔世”字辈。明隆庆元年恩贡章曰慎字汝淑,又生于1505年的章熙,字世曜,前后相合。自祖支分,当以仁逊起序,追溯到五代宋初时仁逊公,六百年传二十三代,平均二六、七年一代人,合乎人口繁衍规律。但与五斋公风马牛不相及。又如果溯至五斋生年(1322年),仅仅183年传二十三代,平均每世才八年左右。那么,历史上嫁入章门为人母时都是童稚之年了。还有,章日慎,字汝淑,隆庆元年恩贡;章程字思陵(万历举人);章纯儒,字弼亭,乾隆南巡召为黄船督造,官新阳县令。埭头自昔传承有“新阳县”老宅,“新阳县巷”。但上述先贤,昭穆俱与现行辈序诗不同。而埭头乡序撰者震青竟于康熙甲戌年称:“自宋迄今二十余世矣”。不知始自仁逊抑或学士?自祖支分,当以仁逊起序。其时之辈序与现行辈序又是何关系?至今又传二十多世,或许为前序之后续,但不识起自何时。
《潮州埭头乡序》一篇,自钦州二修谱析出,夹于附录,入谱时出现脱句、错字、误断,遗憾已铸,然自有其价值。依愚见可以自成一家之言,即“入粤始祖章学士”(打比方而已)。该序也,不但乡址祠堂祖墓于世有征,“许龙为祸”也于史有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言简意赅,有古文风范,相比之下,新谱及他谱都缺乏这样的姿态,而有效颦之状。撰者章震青,潮州府学生员,康熙甲戌(三十三年)岁贡,授海阳学正(嘉庆《澄海县志》)。该序显然是在旧谱基础上总摄纲要,故时间上不是一修谱时间。文中除松山、学士外,五斋绝无记载。埭头以松山为伯,西塘以学士为弟,未闻伯兄之外另有伯兄学长者,世也无此例。今皆冒然于新谱,椿楦并茂,兰桂腾芳,《埭头章氏世系谱》称之“据近之认祖归根交谊确悉,”而仍以学士公为一世祖,可以说是对历史的尊重。
要说作者疏于考证,偏嗜谱曲,也不见得。《考略》一文开篇即称:“本文透过对现有的章氏族谱及其它相关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并依据《我国历代纪年表》对涉及的年代进行了考证”,纵观大作,随着引述增多,括注跃然纸上,有若减法算式,其中包括对“清代初期(1616—1911年—作者注)”这样的考证,先生案头之《我国历代纪年表》就值得一考。以“清”为国号始自1636年,至清帝退位,在辛亥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按新纪年法,则在1912年2月12日(参见谭其骧《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迄纪年匡谬》)。又如考“宋南渡”则“南宋1127—1279年”,考“明朝初年”则“明朝1368—1644年”,这些所谓的考证,可以说无伤大雅,但最不能容忍的,是作者以梅州石扇、潮州西塘、澄海埭头三家为依托,而三家尽弃,最终却独取江西萍乡之说是论。
是非并见,同异互存,本来这些芜杂应根据谱表,通过田野调查和史籍文献方方面面的资料先加瓯别,有所见解地指陈得失,厘其清浊。无使徒增枝栉,眼花缭乱。有人也许会认为须眉些少无足轻重,鲁鱼亥豕可以不必过于挑剔。其实不然。莨莠不分,众说纷纭,时、地、人、事,社会背景、建置沿革等等是非不白,上下支分何能究其本,亲疏派别安得辩其源?以族谱之表面文章,就难以找到五斋之踪迹,单凭一个翔实的生卒时间,要应付《广东章氏渊源考略》如此庞大的论题,还远远不够吧?!(2012.10。初稿)
附录《潮州埭头乡系叙》
我祖学士公,系自浦城,仔钧公第十四子仁逊公之裔也。历唐季五代,迄宋南渡时二百余年之间,风霜兵火,基绪之将坠者,屡矣。幸一线之犹存,觉水源共可溯。我祖学士公与伯祖松山公,旅寓于潮,遂创业中都。久之,相传世本皆祖仔钧公而宗仁逊也,则渊源不替矣。宋高宗二十一年冬,伯祖松山公徙于郡西八、十余里,乡西塘。我祖学士公徙于郡之东南六十余里,乡埭头。承先启后,洵无愧作室之义焉。时祖妣则配李氏,分支则衍五房。长禄方公,配王氏;次禄圆公,配张氏;三禄平公,配林氏;四禄直公,配吴氏;五禄全公,配翁氏。祠宗则坐东向西,系辰戌兼辛乙分金。经明季许龙为祸,遭其火焚,而遗址如故。墓冢坐南向北,兼壬子分金。自宋迄今二十余世矣。累代丕祧,祭祀勿替,此皆我祖之厚德;是以流光于奕嗣。厥后子子孙孙,永兆螽斯之庆;绳绳继继,克延瓜瓞之绵。庶肯构肯堂,有以扬祖德而恢宗绪也欤。
时康熙三十三年 岁贡生五房裔孙震青拜撰
(新谱作“十三年”,据县志载:震青于康熙甲戍年岁贡,应在三十三年,据此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