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类别选择: 热门搜索: 俞氏谱局   安氏谱局   专业修谱公司   云码宗谱软件
姓氏杂议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姓氏杂议
起源山西姓氏介绍
类别:姓氏杂议 浏览次数:10734次 发布时间:2013-07-25 09:47 评论交流

起源山西姓氏介绍

  姓氏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山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尧都平阳”、“舜都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后稷教民稼樯于稷山,嫘祖养蚕于夏县,亦在山西。姓氏在形成过程中,有很多又起源于山西。根据199O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全省使用的汉字姓共有2363个,其中单字性2281个,双字姓82个。按姓氏人口数统计,达30万人以上的姓氏19个,计有王、张、李、刘、赵、杨、郭、陈、高、马、任、韩、孙、武、贾、郝、阎、冯、梁;达20.至30万人的姓氏12个,计有:宋、吴、白、薛、崔、周、曹、侯、田、杜、董、胡;达10万至20万人的姓氏24个,计有:牛、段、秦、郑、史、程、范、吕、徐、常、乔、许、贺、樊、朱、魏、石、姚、苏、孟、卫、申、黄、康。以上55个姓氏人口总计2349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2876万的 81. 7%”(见秦耀普《山西人口姓氏大权》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


按姓氏人口数统计,全省达30万人以上的19个姓氏中,就有9个起源于山西。兹举要如下。

1、王姓
王氏为姓,意指“王家之后”或“帝王之裔”。按姓氏人口统计,王姓居第1位,全省总数为2927402人。起源于山西太原的王氏,系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周灵王太子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宗敬死后,即葬于晋阳城北,墓地称“司徒冢”。其后太原王氏后裔,徙居各地,人才辈出,又形成许多支源于太原之王氏衍派。
    宗敬之裔孙王翦,自幼喜爱兵战之事,成年后为秦国将军。他作战勇敢,攻无不克,威震四海。秦统一六国过程中,征燕国,平楚地,下百越,战功十分显赫。秦始皇论功行赏时.王翦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王翦之子王贲亦为秦国将军,曾败楚军,平魏地,征辽东,屡立战功。王贲子王离,字子明。秦二世夺大将蒙恬兵权,任用王离为大将军。钜鹿之战,王离败于项羽而亡。王离有二子,长曰王元,次曰王威。王元为避乱,徙居山东琅琊,是为琅琊王氏之祖。王元四世孙王吉,为东汉时谏议大夫,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王威仍居晋阳,西汉时任扬州刺史。其后子孙散居各地。至九世孙王霸,又重返故里,定居太原。王霸生于东汉,屡聘不任,隐居读书。王霸有二子,长曰殷,东汉时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其后裔称祁县王氏;次曰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称晋阳王氏。后来,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人才辈出,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致隋唐时期影响巨大的名门望族。
    琅琊王氏传至王导,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自是王氏一姓,盛于江左,世称望族.与谢安一门,号为“乌衣巷世家。”
太原王氏后裔王祜,北宋时大名莘县人,字景叔。据《宋史·王旦传》载,景叔曾在庭院中亲自种植三株槐树,并预言“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其孙王素又做了来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其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
    开闽王氏是东南沿海及海外侨胞中很有影响的一个王氏家族,闽粤港台以及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王氏家族,很多自认他们是开闽王氏的后裔,都尊奉王审知为他们之始祖。其实,王审知就是太原王氏王翦的后代。《十国春秋·闽国·忠懿王庙碑》载:“审之、字详乡,姓王氏,本瑯琊人。秦将翦三十四代孙。高祖晔,唐贞元中为光州定城宰,有善政以及民,因迁家于是郡。遂为固始人矣。”唐末战乱,王审知跟随其兄王潮率军入闽,王潮死后,王审知袭职。由于王审知在开发和治理福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尊为“开闽王氏之祖”。后来,其子建号称帝,建立闽国,王审知被追认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后,因敬仰王审知的德政,御笔亲题“八闽人祖”四字庙额。从此,闽人对王审知更加推崇。民间崇拜王审知的建筑,所在多有,视之如神。由福建徙居港台以及东
南亚各地的王氏后裔,都尊奉周灵王太子姬晋,为他们开宗立姓之始祖,王审知为开闽王氏之祖。
    王姓出于姬姓者,除周灵王太子晋之外,还有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和周考王之弟揭的后裔。此外,还有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裔的子姓之王氏以及出自帝舜之后的妫姓之王氏。这些都不是起源于太原的王姓。

2、张姓
山西省按姓氏人口统计,张姓位居第2位,总人数为2818765人。关于张姓起源,流行较广的是始祖挥公说。唐代林宝撰《无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少
昊青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因姓张氏。”宋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谱牒学家。他和苏洵创立的编写族谱的体例,被尊为“欧苏体例”。广为后世修谱所效法。挥公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说,自宋代起伴随私修族谱的兴起和盛行,广泛流传开来。根据考古资料,最早的石箭镞是在山西朔州峙峪遗址中发现的,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黄帝时代已普遍出现了石箭镞,因此,挥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弓矢,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挥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也是可信的。
    挥公的封地在何处?很多张氏族谱和方志都记载在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明嘉靖年间张宪、张阳辉主修的《张氏统宗世谱·本原纪》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掌水旱厉疫之职,即山川之神也。世飨其祀,今太原县有庙存焉。”清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古今世表图》载:“挥、封国尹城,在山西太原府。”清嘉庆《张氏合修家谱·宗庙》载。“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载:“山西通派,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昧公居之,在今太原府太原县”。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本源宗支》载:“尹城派始祖挥公,所居之地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有庙存焉.”明万历《太原府志》卷八载:“台骀泽,一名晋泽,太原县南十里。晋水下流,汇而为泽……其傍有昌宁公庙,即台骀神也。”清道光《太原县志》卷三载;“汾水川祠即台骀神庙,在晋泽南王郭村。节度卢钧改今名。晋封昌宁公,宋封灵感元应公,赐额曰宣济庙,有掌禹锡所撰碑记。”经实地考察,今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确有台骀庙即张氏之祖庙存在。因此,张氏始祖挥公受封于太原尹城里,这是明清两代许多主持修谱者和纂修方志者一致的看法。
    张氏起源于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其后迁往全国各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就列举了许多太原张氏之衍派。诸如:“韪,晋散骑常侍,随元帝南迁,寓居江左”,是为江左张氏之始迁祖;韪的“六世孙隆,太常卿,复还河东,后徙洛阳”,是为洛阳张氏之始迁祖;“始兴张氏也出自晋司空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是为曲江张氏之始迁祖;“清河东武城张氏,本出汉留侯良裔孙司徒歆。歆弟协,字季期,卫尉,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是为清河张氏之始迁祖,等等。正因为史籍中有很多源于太原张氏始迁祖的记载,所以明嘉靖时张宪、张阳辉主修《张氏统宗世谱》时,记载了直接和间接源于太原的衍派达118派之多。清光绪年间张廷辉等编修《清河张氏宗谱》时,记载源于太原迁往全国各地的衍派,竟达231派,较明嘉靖时增加了将近一倍。
    当然,全国的张氏并非都起源于太原,但太原是张氏影响巨大而深远的起源地,则是毫无疑问的。
 
3、赵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全省赵姓居第5位,总人数为1077586人。赵姓起源于山西赵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赵氏出自嬴姓,颛顼裔孙伯益,帝舜赐以嬴姓。十三世孙造父,周穆王封于赵城,因以为氏。”周代的赵城,东汉为永安县地,隋为霍邑县地,故址在今洪洞县赵城镇一带。由于造父受封于赵城而得赵姓,下传六世至奄父,名公仲,为周宣王近御,因助‘“宣王中兴”有功,赵姓初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宣王下令伐姜戎,奄父认为条件不成熟,劝阻宣王出兵,宣王不听。结果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王师大败,宣王圣驾亦被打翻,在千钧一发之际,奄父之子叔带护驾突围。宣王为感谢叔带的救命之恩,任其为执政。从此,赵氏家族日益兴盛。宣王死后,周幽王继位,朝纲大坏,叔带被逼逃往晋国。晋文侯慕其才,任用叔带为国卿,叔带遂在晋国发展势力。叔带五世孙赵夙,事晋献公。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赵夙受命率晋军伐霍、魏、耿三国,因军功献公赐赵夙耿地(故址在今山西河津县南)。赵夙之孙赵衰,字子余,随重耳出亡十九年,终于将重耳扶上王位宝座,是为晋文公。晋文公赐赵衰原伯地(故址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北),封为原大夫,任国政.赵衰谢世前两年,赵衰子赵盾已接任国政,为“晋正卿”。从此,赵盾独揽朝政达十余年之久,其时赵姓已成为一个人口众多,势力显赫的大族。
    秦灭赵以后,赵姓分为天水和涿郡两大支。秦任用赵衰后裔赵公辅主西戎,号曰赵王,世居陇西天水西县。赵公辅十二世孙赵融,字长,后汉历官右扶风、大鸿胪。赵融七世孙赵瑶,为后魏河北太守。赵瑶五世孙赵仁本,为唐高宗时宰相,赵氏成为天水望族。徙居涿郡之赵姓,至西汉时赵广汉任京兆尹,京兆大治,政绩卓越,进爵为关内侯,赵姓成为琢郡望族。赵广汉孙赵贡,亦为汉朝京兆尹,位同宰相。其后晋时有一代名士赵至,隋代有赵世模和赵元淑父子。世模随隋文帝建国,战死疆场,其子元淑袭承父官,授骠骑将军,后因功进位柱国。赵元淑之裔孙赵弘殷,即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公元960年,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
身,建立宋朝,涿郡赵姓成为天下之第一显姓。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邱南)称帝,建立南宋。不久又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随着赵宋政治重心的南移,赵姓族人亦随之大举南迁。
4、杨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杨姓居全省第6位,总数为942784人。杨,西周时姬姓侯国,其地在山西洪洞县东南范村一带。春秋初被晋国兼并,子孙便以原国名为氏,是为杨姓。
有些史籍和杨氏族谱是以伯侨为始祖记载杨氏世系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五子:赤、肸、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誉。鲋字叔鱼。虎字叔罴,号‘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杨伯侨,又名文实,晋武公之子,献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伯侨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伯侨长子名文,又名逊,袭侯爵。文生子名突,官拜羊舌大夫,食邑于羊舌,故又称羊舌突,辖铜鞮、杨氏、平阳三邑。晋悼公时,叔向以知识渊博,被任命为太子彪之傅,太子彪即位,是为晋平公,叔向以上大夫为太傅。此后,一直活跃在晋国政坛及各诸侯国之间,是春秋时期颇有见识并受到尊敬的政治家,叔向子名伯石,字食我,号曰杨石,任晋国上卿,因得罪晋贵族而遭迫害,子孙隐居华山仙谷避难,后居华阴。
汉代设弘农郡,华阴隶属弘农。东汉时,杨震一家,“四世太尉,德业相继”,成为弘农望族。杨震裔孙杨骏、杨珧、杨济兄弟三人,辅佐西晋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共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时人有“西晋三杨”之称。其后,杨震长子杨牧裔孙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完成统一大业,杨氏家族的权势和声望,达于鼎盛时期。
    据《新唐书》记载,有唐一代,杨伯侨之后裔任宰相者十一人,其间,既有开国兴旺之喜,亦有亡国衰败之忧;既有名臣贤相之誉,又有专权误国之毁。特别是唐玄宗时期,杨家对朝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开创者杨行密角逐江淮,有力地推动了扬氏家族的南迁。在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又为杨氏家族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5、郭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郭姓居全省第7位,总数为901023人。郭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楚庄王不满,率军代周,责平王灭虢。平王遂将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今太原市阳曲县),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是为郭姓。
    虢叔所封之西虢,东迁后分为两部分,徙居下阳(今属山西平陆县)者,因滨河之北,称为北虢,系宗庙社稷之所在;徙居上阳(今属河南陕县)者,称为南虢。公元前 658年夏,晋献公假道子虞(虞,国名,故址在平陆县北,今称古城),以伐虢,克下阳,北虢亡。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又假道虞国,克上阳,南虢亡。回师途中又灭虞,虞国亡。晋献公迁虢国和虞国之民于瓜衍(今汾阳孝义间),虢人聚居地,称曰虢城;虞人聚居地,称曰虞城。此即今汾阳县虢城与虞城之由来。《太平寰宇记》载:“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如果说阳曲是郭姓得姓之地的话,那么虢城(今属汾阳)则是虢人聚居之地。阳曲和虢城的郭氏都是虢叔之后裔,今汾阳虢城乃是郭氏的主根所在,说郭氏起源于汾阳是有充分根据的。
东汉末,大司农郭全,即世居阳曲之郭序的后裔。唐高宗时宰相郭待举,即郭全之后裔。唐睿宗时宰相郭元振,即东汉时郭泰之后裔。郭泰,字林宗,世居介休。师事成皋屈伯彦,博通典籍,太学生首领,与李膺友善,名震京师。后归乡里,屡拒征召,深得人们敬仰。党锢之祸起,闭门讲学,弟子数千。后周游各地,扬名天下。死后,四方之士,皆来会葬。书法家蔡邕执笔书《郭有道碑》,流传至今,现存太原傅山碑林。明代罗伦撰《郭氏族谱序》云:“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郭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数千年由二人而郭氏大焉”。这里,将虢叔是为郭氏开宗立姓始祖,将太原和汾阳是为郭氏扬名天下的两大郡望,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郭子仪,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其先盖出周之虢叔,后转徙于华山之下。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为肃、代、德三朝军相,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他驰骋疆场,武功卓著,是平息“安史之乱”的大将,是“再造唐室”的勋臣。由干他功高盖世,深受皇族青睐。其子孙多与皇室联姻,有的被召为驸马,有的当了贵妃,有的成了皇太后。郭姓与皇室由患难的君臣,发展为割不断的联姻,直至唐亡。五代十国时期,郭氏后裔大批南迁,福建、台湾、广东、香港的郭姓,多为郭子仪的后代。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郭姓,很多都是郭子仪的后裔。

6、韩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韩姓位居全省第12位,总数为351949人。起源于山西的韩姓,或以邑为姓或以国为姓,均出自姬姓,系唐叔虞之后裔。叔虞是周成王之弟,晋国的开国君主。初封于唐,固称唐叔虞。唐叔虞下传八世,就是晋穆侯。晋穆侯的幼子名成师,是晋昭侯的叔父,被晋昭侯封于曲沃,号桓叔,故称“曲沃桓叔成师”。成师之子名万,在晋国做官,食邑于韩(据江永《春秋地理考实》称,在今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称为韩武子。韩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是为韩姓。战国初,韩厥的七世孙韩虔,与赵氏、魏氏“三分晋室”,建立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历经八代,至韩襄王时,于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宗室子孙复以国为氏,亦为韩姓。秦灭韩,“尽入其地为颖川郡”,并以韩之旧都阳翟(河南禹县)为治所,颖川便成为韩氏生息蕃衍中心,成为韩氏郡望之首。秦汉时期,韩氏已播迁于今江苏、浙江、四川、山东、河北、甘肃等地。唐末,河南固始韩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落籍福建。清康熙年间,徙居台湾及东南亚各国。
韩姓名人辈出,史不绝书。战国末期有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出身韩国贵族,他吸收道、儒、墨各家的思想,有选择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著有《韩非子》。西汉初有诸侯王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善于将兵,自称“多多益善”,在楚、汉战争中,战绩卓著。隋朝有大将韩擒虎,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有胆略,屡有战功,进位上柱国。唐代,韩氏任宰相者4人:韩瑗相唐高宗,韩休相唐玄宗,韩滉相唐德宗,韩弘相唐宪宗。其中,韩滉又是书画家。唐代还有画家韩干,文学家、哲学家韩愈。韩愈历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义公,世称韩文公。他反对藩镇割据,尊儒排佛,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力求新奇,以文入诗,对宋诗影颇大。北宋有大臣韩琦,仁宗朝任右司谏时,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4人,后历任陕西安抚使、枢密副使、枢密使、宰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封魏国公。南宋有名将韩世忠。元末有农民起义首领韩山童,曾被奉为明王,被捕牺牲后,其子韩林儿逃至武安(今属河北),1355年被拥立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风,历时5年。清代有曲艺东城调子弟书作家韩小窗。近现代有化学家韩组康,是中国极谱学的先导者,其研究成果,有许多填补了中国仪器分析方面的空白;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韩先楚。海外韩姓华人有美国内政部助理部长韩锦嫦等。
    宋庆龄委员长的先辈原本姓韩,是她父亲宋耀如改姓韩为姓宋的。就血缘亲情而言,朱耀如家族,当属韩氏系统。宋庆龄祖籍海南省文昌县昌洒镇古路园村。她祖父弟兄俩。祖父叫韩鸿翼,叔祖父叫韩鹏翼。韩鹏翼娶宋氏为妻。韩鸿翼有二子:长子名叫韩政准,次子名叫韩教准。教准,即宋庆龄之父。教准于1861年出生在古路园老屋。因家境贫寒,教准十四岁时,就和其兄政准去印度尼西亚的亲属家当学徒。后来,韩鸿翼夫妇就将次子教准送给婶母宋氏的弟弟收养。婶母宋氏的弟弟当时在美国的波士顿开了一家丝茶店,教准从此便到了美国的宋家,并随其改姓为宋。姓名由原来的韩教准改为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后回上海定居。宋庆龄于1893年出生于上海,并在上海读书。

7、贾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贾姓位居全省第15位,总数为318163人。贾姓起源于山西临汾县贾乡一带,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贾地,为贾伯,建贾国。后被晋国所灭,公明子孙被遣散各地。公明后裔遂以原国号为姓,是为贾姓。此即源于姬姓之贾姓。后来,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又食邑于贾。射姑,字季他,亦号贾季。其子孙亦以贾为姓。此即源于狐偃之贾姓。源于姬姓之贾和源于孤之贾,均起源于临汾县贾乡一带。
    两汉时,贾姓是个人才辈出的名门大姓。贾谊,洛阳人,时称贾生,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通诗书,善文章,被荐于文帝,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屡次上疏,奏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令列侯就国。为大臣排挤,贬为长沙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他是与司马相如并称的文章家。他的《过秦论》、《陈政事疏》、《治安策》等都是不朽的名著。后人把社会秩序安宁称作“治安”即由他的《治安策》而来。贾姓的“治安堂”名,亦由此而来。其子贾璠,为尚书中兵郎。其孙贾嘉,为宜春太守,好学,世其家。东汉贾逵,扶风平陵(陕西
咸阳西北)人,即贾谊之九世孙。他精通五经、《左传》曾在北宫和南宫讲学。历任卫士令、左中郎将、侍中。著有经传义诂及诗、颂、书等,后世称为通儒。唐德宗时宰相贾耽,亦为贾谊之后裔。
   
8、郝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郝姓位居全省第16位,总数为308295人。郝姓源于太原郝乡(今太原南城郝庄)。商朝帝乙之世,封子期于太原郝乡,因以为氏,是为郝姓。
子期裔孙郝宴,秦上卿。郝宴孙郝瑗,太原守。郝瑗生燮,汉匈奴中郎将。郝变裔孙于晋末因官徙润州丹杨(今江苏镇江)。七世孙郝回,自丹杨徙安陆(湖北安陆县北)裔孙郝处俊,安陆人,贞观进士,迁吏部侍郎,佐李勣征高丽有功,入拜东台侍郎。唐高宗上元初,迁中书令,兼太子宾客,检校兵部尚书。时高宗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止,为武后忌恨。高宗开耀元年(681年)卒。处俊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传经义,凡所规献,得大臣体,武后虽忌之,以其操履无玷,不能害。与舅许圉师同里,俱宦达;乡人田氏、彭氏以高资显。故江淮为语曰:“贵如郝、许,富如田、彭”。其孙象贤,垂拱中,为太子通事舍人。因武后忌恨处俊,故因事诛杀之。
郝经,字伯常,陵川(今山西陵川)人。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询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世祖大悦。即位后,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曾充国使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归。留宋期间,著述甚多,其文丰蔚豪宕。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姓“丰文堂”之由来。

9、阎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阎姓位居全省第17位,总数为307781人。阎姓起源有三:周武王封太伯曾孙弈于阎乡,因以为氏;又昭王少子生而手文曰“阎”,康王封于阎城,因以为氏;又唐叔虞之后,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因以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了懿之后裔世系。此即起源于晋之阎姓。懿之裔孙阎满,后魏诸曹大夫,自马邑徙居河南。阎满之孙阎善,仕后魏龙骧将军,云中镇守,因居云州盛乐(忻州市定襄)阎善裔孙阎毗,隋将作少监。阎毗长子阎立德,唐太宗时的工部尚书,次子立行为少府监,三子立本,为唐高宗时宰相。阎毗及其子立德、立本,以擅长工程建筑、工艺、绘画而著称于隋唐时期。阎立本有“右相驰誉丹青”之称,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和肖像画最为著称。他所画的《太宗像》、《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图》、〈外晒国〉等称誉当时。为纪念阎立本这位著名画家,阎氏族人遂以“丹青”为堂名,此即阎氏丹青堂之由来。

此外,在人口总数在10万以上30万以下的36个姓氏中,起源于山西的姓氏还有4个。

10、侯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侯姓位居全省第27位,总人数为225647人。侯姓是一个古老而多源的姓氏。起源于山西的侯姓,是春秋时晋哀侯的后代。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一举消灭晋公室,晋哀侯及其弟湣侯先后被杀,其子孙逃往他国,以祖上受封爵位为氏,是为侯姓,此即起源于山西侯姓。
侯氏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如春秋战国时郑国有大夫侯宣多、侯羽,鲁国有侯叔夏、侯犯,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秦、汉之际,中原一带战争频仍,侯氏部分人外迁至今河北、甘肃的一些地方,如西汉侯芭为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人,东汉侯瑾为敦煌(今属甘肃)人。汉末,侯宣多的后裔徙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东南),裔孙侯恕为北地郡(治今宁夏吴忠县西南)太守,在北地三水(今宁夏同心县东)安家。侯恕4世孙侯植,随北魏孝武帝西迁,被赐姓侯伏氏,又赐姓贺吐(吐一作屯)氏,其后复旧,仕北周,任骠骑大将军,封肥城节公。西晋至南北朝时期,侯氏有迁至今贵州、四川、广东、内蒙、辽宁等省者,如西晋侯馥为牂柯(今贵州凯里县西北)人,南朝梁侯弘远为西充(今属四川)人,南朝陈侯安都为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南朝梁景为内蒙人,北魏侯深为尖山(在今辽宁省境)人。唐代的《元和姓纂》
列上谷、丹徒、三水、绛郡(治今山西新绛)、河南(今河南洛阳)为侯氏郡望。侯氏还分布于今陕西、福建的一些地方。宋、明时期,今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西、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侯氏的聚居点。从清初开始,福建、广东侯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此后,有的人又移居海外。
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战国时魏国人侯嬴,70岁时任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后被信陵君(魏公子无忌)迎为上客,曾献计信陵君,设法窃得兵符,胜秦救赵,为时人推重。西汉高帝时有酷吏侯封。东汉初有河南密县人侯霸,熟知旧制,官至大司徒,封关内侯。唐初有大将侯君集,幽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太宗时曾任宰相。唐代还有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侯固,文宗太和中登第,官至鄜坊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显,当时名望仅次于郑和;还有兵部侍郎侯恂,其子侯方域,明末与方以智等称“四公子”,后入清,能诗文,有才名。清代有女文学家侯芝等。

11、董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董姓位居全省第30位,总数为205038人。起源于山西的董氏,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据《姓氏急就篇注》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春秋时,周朝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晋卿赵盾因避灵公杀害而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灵公。董狐认为责在赵盾,因此在史策上写道:“赵盾弑其君。”由于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旧时被誉为“良史”。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又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载,西汉武帝时功臣有董金吾,原为匈奴人;东汉公孙述时,牂柯(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大姓有董氏。此外,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至隋唐时期,除上述地区外,今安徽、湖
南、江苏、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琢县)。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底河南)董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董氏名人,更不绝书。春秋时,有晋国史官董狐。西汉有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东汉有太师董卓(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还有屯田都尉董玘(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人),为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后夫。还有雅性高洁、累辟不仕的董正(番禺<今广州>人);由宛令升蜀郡太守的董昌(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时称通儒的董钧(今四川资中北人)等。三国时曹魏有大司农董遇(弘农<今河南灵宝南>入),善治《老子》《春秋左氏传》;蜀汉有尚书令董厥(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人),诸葛亮称其为“良士’,北魏有出使西域的使者董琬,他于公元 437年被派出使西域,曾远至大宛诸国,并同附近16国建立友好关系。他归国后曾对当时西域的地理和交通提出一个详细的报告(见于《北史·西域列传》)。隋代有杰出的画家董伯仁(汝南<今属河南>人),曾官至光禄大夫及殿中将军等;有以功进位上开府、拜柱国、爵郡公的董纯(成纪<岭甘肃秦安>人)。唐代有宰相、琴家董庭兰(陇西<今属甘肃>人),因善弹《胡茄》而名于时。五代南唐有杰出画家董源(钟陵<岭江西进贤西北>人),善画秋风远景,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北宋有著名画家董羽(今江苏常州人),善画鱼龙海水,时有“笔法神化,精工第一”之称。金代有诸宫作家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其名作。元代有董俊(藁城<今河北藁城>人),金末归蒙古,随世祖征伐,率匡国军,任左副元帅。他的子辈、孙辈在当朝中任要职有7人之多,是当时声势显赫的家族,明代有著名的书画家董其昌(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的字、画以及书画鉴赏,在明末清初名声极大。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清代有文学家董说(浙江绍兴人)、画家董洵(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画家董邦达(浙江富阳人),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现代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之一、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董必武(黄安<糊北红安>人),等。
                                                                      12、程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程姓位居全省第37位,总数为172558人。起源于山西的程氏,出自荀姓。周公分封诸侯时,文王的第10子(又说第17子)受封于郇(今山西临猗),史称郇伯、郇侯。公元前677年,曲沃武公,兴兵灭郇。子孙后代以国为氏,是为郇姓。后来去掉邑旁、上加草头,改为“荀”姓。又晋国公族隰叔受封于荀邑,以邑为氏,亦为荀姓。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所生)食邑于程邑(山西新绛东北),其后裔以邑为氏,是为程姓。这支起源于山西的程姓,后来成为程氏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时期,程氏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陕西境内发展繁衍的。如晋景公时有著名义士程婴,当大夫屠岸贾杀赵氏满门时,他设法营救赵朔的遗腹子赵武。春秋末晋国还有“博学善持论”的学者程本。战国时居住在关东(潼关以东地区,主要是今河南境)的程氏,秦始皇时被迁至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秦朝设置的乌程县(今浙江吴兴),相传因居住有善酿美酒的乌巾、程林两家而得名,说明江浙一带在秦代已有程氏居民。汉代,程氏又有播迁于今江西、河北、山东、安徽等省者。三国时有程秉,为南顿(今河南项城)人,避乱至交州(今广东广州),当为程氏入粤之始。两晋至南北朝时期,程氏又有徙于今甘肃、内蒙古、宁夏者,但主要是向江南发展,至唐、宋时期,江南的大多数省份均有程姓居民。据程氏族谱记载,福建程氏先世为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太宁坊人,元末,程文智因官入闽,为福建清州知事,其弟文惠分居漳浦,封迪功郎,二人定居于福建,成为开闽始祖。明世宗时,程文惠的裔孙程渠爵,携两个儿子惟山、惟海,自漳源徙居诏安后门山,成为诏安程氏始祖。从清康熙末年开始,闽粤程氏开始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播迁至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
    秦代有文字学家程邈,下杜(今陕西西安市)人,搜集、整理民间书写体文字,对书写不便的大篆加以增减,去其繁复.另创新体,名为隶书。西汉初,又有一位叫程郑的人,为蜀郡临邛人,大工商主,他鼓铸铁器,卖与西南少数民族,以此致富。西汉景帝、武帝时,有名将程不识,所部营阵严整,匈奴贵族不敢贸然进攻,其威名与“飞将军”李广相同。三国时吴有江夏太守、荡寇将军程普,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曾助孙策经营江南,又与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唐代有济州东阿(今属山东)人程咬金,为唐初大将;北宋时,程氏涌现出两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这就是洛阳(今属河南)人程 颢、程颐兄弟。明代有文
学家程敏政,诗人、画家程嘉燧。明末清初有书画家程正揆。清代有篆刻家、画家程邃,经学家程瑶田,京剧演员、戏剧活动家程长庚,女作家程蕙英,还有与高鹗共同修补曹雪芹《石头记》,使《红楼梦》小说以刊本形式流行的文士程伟元等。

13、魏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魏姓为居全省第47位,总数为131850人。魏姓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名公子高,于西周初年受封于毕邑,位至公爵,世称毕公高。其裔孙毕万,春秋时仕晋,官至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封毕万于魏(今山西芮城东北),称魏大夫。晋献公死后,毕万家族势力强大,其子孙以封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53年,毕万商孙魏桓子驹与韩康子、赵襄子联合攻灭知伯,三分其地,桓子之孙都(亦说名斯)正式建立魏国,称魏义侯,于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以其地为郡县。、亡国后的魏国国民,为纪念故国,以国为姓氏,又形成一批魏姓居民,从而扩允了原以邑为氏的魏姓人口。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战国时魏公子无忌子孙蕃盛,知名度高,因此,姓氏古籍及魏氏
族谱大都以无忌为魏氏承上启下的人物。无忌是魏昭王子、魏安厘王之弟,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号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史书称他。“仁而下士”,致有食客三千。他曾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国进攻。魏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孙魏歆,西汉时任巨鹿(今属河北)太守,因家于巨鹿,后发展成为大族。魏歆5世孙魏庆,汉封北海公,其孙魏紞有二子:长子魏俦为东祖,次子魏植为西祖。魏无知还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任汉清河(郡治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南)太守,在当地安家;一个叫魏汉,任任城(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太守,安家于任城,后发展成为大族。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如魏讽为沛(今江苏沛县)人,炼丹术家魏伯阳为会稽上虞(今同浙江)人。东汉末,义阳(今河南桐柏东)人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今四川省),以勇猛闻名,在蜀汉数有功,累迁为征西大将军。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军谋祭酒魏有人、府兵队正魏人溥,后均在福建安家。                                             
    唐代,魏姓有魏徵、魏玄同、魏元忠、魏知古、魏暮、魏扶等6人先后任宰相。其中,魏徵是一位很有见地的政治家,以犯颜敢谏知名,前后陈谏200余事,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名言,死后,唐太宗叹曰:“朕亡一鉴矣”据《魏氏族谱》载,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历15世,有一支自江西移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又历 11世,有魏才禄,生4子:长子魏元,于1311年移居广东长乐(今五华);二手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
孙邦政又移居广东龙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坟;四子魏贞,有一子移居广东揭阳,还有一子居海丰。魏元的裔孙魏应浩,魏特敬于清朝乾隆年间迁至台湾新竹县;裔孙魏鼎高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去美国,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孙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开锡矿致富,曾任马来西亚立法议员、致公党副主席。

人口总数在10万以下,起源于山西的姓氏还有很多,兹简介如下。

14、温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温姓居全省第56位,总数为95716人。温姓出自姬姓,是晋君唐叔虞之后裔。春秋时,唐叔虞之后,以公族封于河内温地(今河南温县),因以命氏,是为温姓。《温氏族谱》载:“温氏自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食采于温,因以温氏。世居太原。至四十二世祖,通万公由太原迁至河北邯郸,时约孔子之后,汉朝之前。六十二世祖能崇公、能武公兄弟同迁河南洛阳开基。时约汉晋之间”。

15、裴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裴姓居全省第66位,共有75683人。裴姓出自嬴姓,与赵姓同宗,为伯益之后。伯益后裔有人名飞廉,其裔孙封于蜚邑,后子孙遂为蜚姓。至六世孙蜚陵,徙于异地,便去掉“蜚”下之于“邑”,改加“衣”字,成为“裴”姓。此为嬴姓之裴氏一支。秦国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称秦非子,他的支子被封为裴乡侯,裴乡在山西闻喜,其后人便以封邑为姓。此为嬴姓裴氏之又一支。

16、霍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霍姓居全省第71位,共有72154人。霍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后裔。周文王第六子名叔处(又名叔五),与周武王为同母兄弟。武王临朝执政,封叔处于霍(山西霍县),时称霍叔。与管叔、蔡叔共同监管商代遗民,称为“三监”,周成王时,他们唆使武庚叛乱,武庚叛乱平息后,霍叔降为庶人。其子孙以祖上原封他为姓,是为霍姓。

17、傅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傅姓居全省第73位,共有71055人。傅姓起源商朝武丁时期,始祖为傅说。起源于山西平陆,《史记·殷本纪》载:商王武丁梦见一圣人,名叫说。武丁到处寻找与梦中相似之人,在傅岩(山西平陆东隐贤社)得到说,因居于傅,故名傅说,任用为相,天下大治。傅说后代遂为傅姓。

18、尹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尹姓居全省第76位,共有64482人。尹姓为上古少昊之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出自少昊之子殷。殷官至工正,后被封于尹城,其地在今山西隰县东北,时称尹殷。殷的子孙以封地取姓,是为尹姓;一支出自少昊裔孙寿,寿在尧时位至三公,即师尹之职,其后人以祖上职官为姓,成为尹姓另一支。尹姓在周时,长期为卿士大夫,封地一直在尹城。

19、耿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耿姓居全省第87位,共有47192人。耿姓出自姬姓。周朝建立后,封姬姓于耿(今山西河津东南王村一带),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

20、路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路姓居全省第90位,共有44401人。起源山西之路姓,系炎帝后裔,出自姜姓。黄帝为首领时,封炎帝支子于潞地(山西潞
城)。春秋时有潞子婴儿,后代子孙以封地为姓,去掉三点水,是为路姓。

21、冀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冀姓居全省第91位,共有41980人。唐尧之后有冀氏,此为冀姓起源之一支。西周后,周武王先封贤君遗孙,把尧的后裔封于冀(山西河津)建立冀国。春秋时,冀国为晋所灭,其后裔以原国名为姓,是为冀姓。冀姓之另一支出自姬姓,晋国灭冀国之后,晋封卻芮于冀国地,世称冀芮。冀芮之后裔遂以祖上封地为姓,是为冀姓。两支冀姓,均出自山西河津东北十五华里处。

22、解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解姓居全省第92位,共有41378人。解姓出自姬姓。西周初,武王封其子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有子名良,食邑于解(山西解县),时称解良。其后子孙便以祖上食邑之地为姓,是为解姓。

23、祁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祁姓居全省第101位,共有35128人。起源山西之祁姓,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晋献公四世孙名奚,官至大夫,食邑于祁(山西祁县),世称祁奚,后子孙以封邑取姓,是为祁姓。此为祁姓之一支。

24、唐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唐姓居全省第104位,共有31921人。唐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尧初封于唐(今河北唐县)。舜封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其后裔中有一支迁居晋阳。商代更名豕韦氏,西周又复为唐,位至公爵,称唐公。西周成王时,居于今山西翼城的唐人发动叛乱,周公率部平叛后,将唐公及其族人迁于杜城(今属陕西),降爵为伯,子孙遂定居关中,此即起源于山西的一支唐姓。

25、晋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晋姓居全省第118位,共有22142人。晋姓出自姬姓,武王后代。武王封其子叔虞于唐(山西太原),故称唐叔虞。至其子燮父,因其地有晋水,更地名为晋,建立晋国。传二十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原晋国王公之族被废为庶人,子孙遂以原国名为姓,是为晋姓(《元和姓纂》)。

26、南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南姓居全省第129位,共有20024人。南姓以地名为姓者,出自春秋时晋国。晋国有高士,隐居南乡,其后裔遂以南为姓,是为南姓。

27、万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万姓居全省第165位,共有12541人。万姓源于姬姓,有两支,均起源于山西。一支是晋国毕万的后代,另一支是芮伯的后代,两支都是采用人名作为姓氏的。毕万事晋,公元前661年在攻灭霍、耿、魏三国过程中,毕万有大功,晋献公把魏国旧地(今山西芮城北)赐毕万,毕万子孙有的以封邑为姓,是为魏姓;有的以名为姓,是为万姓。另外,古代有芮国(在陕西大荔),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徙居魏城(山西芮城),其子孙以名为姓,是为万姓。

28、荀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荀姓居全省第213位,共有6902人。荀姓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封于郇(山西临猗),建立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其后代遂以国为姓,去掉“邑”加上草字头,是为“荀”姓。荀姓后来又分为旬、程、知、智、辅姓(见《元和姓纂》)。

29、籍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籍姓居全省第237位,共有5223人。籍姓出自伯氏,为春秋时晋国大夫荀林父子后。荀林父之孙名伯黡,管理晋国典籍文献,其后裔以职官为姓,形成典姓和籍姓两支。古时,“籍”与“藉”通,故藉姓亦即籍姓。

30、令狐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令狐姓居全省第248位,共有4652人。复姓令狐出自姬姓。周文王裔孙毕万,春秋时任晋国大夫,生子芒季,芒季生魏犨,即魏武子,武子又生魏颗,曾生擒秦国大将杜回,因功受封于令狐(山西临猗西),其后代遂以祖上封邑为姓,是为令狐姓。

31、邬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邬姓居全省第255位,共有4210人。黄帝裔孙陆终,陆终第四子名求言,封于邬邑(山西介休一带),求言的支庶子孙以祖上封邑命姓,是为邬姓一支(事见《国语》)。

32、
按姓氏人口统计,姓居全省第334位,共有1853人。姓出自有虞氏。禹王迁夏之后,禹就把舜的后代封于(山西永济),舜的后代便以地为姓,是为姓。
33、黎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黎姓居全省第365位,共有1316人。起源于山西的黎姓,出自陶唐氏,是帝尧的后裔。殷时有黎国,在今山西黎城一带。殷商灭亡前,黎国被周文王攻灭。武王克商后,封帝尧之后裔于黎。春秋时,赤狄夺取黎国领地,黎国王族逃往卫国,被安置在卫东二邑(河南范县),以国为氏,是为黎姓。公元前591年,晋景公灭赤狄,请黎国后裔重新定居黎地(山西黎城),成为晋国的一个县邑。

34、随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随姓居全省第412位,共有835人。随姓出自祁姓,春秋时,晋国大夫士会,字季,辅左晋文公、襄公、成公、景公,于景公七年(前593),率师攻灭赤狄,晋升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修订法制。士会食邑于随(今山西介休),后又食邑于范(今河南范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随氏和范氏。随姓,在隋代时,去掉走字,是为隋姓,从此又分为随姓和隋姓,其源相同。

35、虞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虞姓居全省第436位,共有692人。起源于山西的虞姓,出自姬姓,是古公亶父的后代。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子名太伯,次子名仲雍,三子名季历。古公亶父振兴周族,称为太王。太王欲立三子季历接任王位,太伯与仲雍一起奔往江南。季历生子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执政后,封仲雍裔孙于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建立虞国。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虞国灭南虢,南虢亡。回师途中又灭虞国,虞国亦亡。虞国王族后裔遂以国为氏,是为虞氏。

36、芮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芮姓居全省第439位,共有649人。芮姓出自姬姓,文王后裔。周代有姬良夫,武王时封于芮(山西芮城)。成王时改为诸侯国,为伯爵,称芮伯。芮伯在周王室为司徒官。春秋时,芮国被晋所灭,芮伯之后便以国为姓,是为芮姓。

37、尉迟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尉迟姓居全省第475位,共有451人。尉迟姓源于鲜卑族。前秦时,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建立代国(山西代县)。后拓跋珪复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族,后随孝文帝入中原,后裔以族命氏,是为尉迟姓。

38、鄂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鄂姓居全省第585位,共有181人。起源于山西之鄂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哀侯曾食邑于鄂地(今山西乡宁县),其子孙遂以食邑地为姓,是为鄂姓。此外,春秋时,晋国大夫顷父之子嘉父叛晋,奔至鄂,称为鄂侯,其后裔以爵为氏,是为鄂姓之另一支。

39、尧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尧姓居全省第687位,共有73人。尧姓系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封于唐,定都平阳(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子孙后代有的以祖上谥 号为姓,是为尧姓。

40、羊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羊姓居全省第702位,共有67人。羊姓出自祁姓,原为羊舌氏,为晋国大夫祁盈之后,始封于羊舌,其后代遂为羊舌氏,后去掉舌为羊姓。
    起源于山西的姓氏,除上述40个以外,还有一些,诸如起源于曲沃的曲姓,起源于临县的临姓,起源于壶口关的壶姓,起源于稷山的清姓,起源于代北的长孙姓等等;还有以春秋时晋国大夫嘉父之字为姓的嘉姓,有以晋国大夫胥臣之字为姓的胥姓,有以晋国大夫具丙之字为姓的具姓,等等。还有起源于山西永济的妫姓,此为上古八大姓之一,系帝舜的后裔。还有尧的后裔中非起源于山西但却与山西关系极其密切的姓氏,诸如陶姓、范姓、韦姓、杜姓、房姓、伊姓、刘姓、龙姓、阴姓、娥姓、士姓、留姓、宗政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