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类别选择: 热门搜索: 俞氏谱局   安氏谱局   专业修谱公司   云码宗谱软件
姓氏杂议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姓氏杂议
《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后记
类别:姓氏杂议 浏览次数:6108次 发布时间:2015-11-17 13:49 评论交流
《志丹牛氏族谱》终于面世。完成这一艰巨繁杂的任务,既使志丹县牛氏宗亲的重托如愿以尝,又圆了祖宗的梦,也使志丹县牛氏宗祖的在天之灵得以告慰。
完成《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后,可谓感慨万千。现将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始末记述于后。
 
一、第一届《志丹牛氏族谱》编纂组委会的成立,全面启动了《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
 
2005年,杏河中心小学教师牛怀仁开始调查搜集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资料。次年12月24日,在时任志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泾贵的主持下,召集有关牛氏宗亲16人,召开了首次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会议。经与会牛氏宗亲的充分酝酿讨论,成立了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第一届组织委员会,由牛泾贵任主任。会后,组委会主任牛泾贵亲自组织人力,在东、西、中三道川分别召开了有部分牛氏宗亲参加的会议,进行宣传、动员。三道川牛氏分别责成专人负责,调查摸底,要求逐户逐人登记。从此,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工作全面启动。
据考察,1962年前,志丹牛氏无任何家谱资料。1962年,已定居定边县白泥井的牛化东,根据本门牛氏林、海字辈谱含义,又后续“化、静、世”字辈谱。1991年,他又分别起草列出了过继给牛中庄后硷牛志成为养子的牛玉林后裔世系草图、过继给牛连有为养子的牛俊林后裔世系草图和牛九林后裔世系草图。1984年,杏河镇牛寨村牛进元恭请风水先生杨万兰为该门牛氏后续二十二字字辈谱。2001年初,牛志耀集族人所望,编写了该门牛氏家谱。志丹牛氏家谱仅此而已。
为编好《志丹牛氏族谱》,编委会只好借助部分网络资料,参阅《志丹吴起大刘氏族谱》等相关资料,借鉴他们的经验。因部分牛氏宗亲不理解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意义和重要性,故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消极、茫然状态。
2008年5月上旬,组委会委派牛玺荣与牛静瑛前往河南省济源市,参加了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召开的2008年工作会议暨楷世祖研讨会。通过参加这次会议,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思路;掌握了有关编纂家谱的政策和理论依据,鼓舞了士气。根据中华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牛思勇的建议,我们开始认真筹备成立志丹牛氏文化研究会。
2008年8月初,组委会又派牛志耀、牛静瑛、牛晓尘前往榆林市横山县参加陕北牛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会后,编委会进一步学习探讨《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
 
二、第一届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的成立,使牛氏文化研究和《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在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筹委会精心筹备的基础上,2008年12月28日,在保安镇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志丹县牛氏代表大会(代表43人)。经与会全体代表充分酝酿讨论选举,成立了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了新的《志丹牛氏族谱》编委会。会议确定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重点任务是:在研究姓氏历史文化的同时,广开思路,重点研究志丹县牛氏文化;寻根问祖,研究志丹县牛氏迁徙繁衍发展史;竭尽全力,完成编纂《志丹牛氏族谱》任务。第一届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成立后,原第一届组委会的职责由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履行,不再成立第二届组委会。原第一届联络委员会的职责由秘书处代行,其使命自然结束。
志丹县第一次牛氏代表大会,较好地调动了全县牛氏宗亲参与牛氏文化研究和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积极性。根据本次代表会议和第一次工作会议精神,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全力投入了姓氏(重点牛氏)文化的研究和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工作。
 
三、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勾勒出《志丹牛氏族谱》的基本蓝图,明确了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方向、任务和操作规程
 
为保证《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顺利进行,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不必要的分歧和无谓的争论,使《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得以顺利圆满完成,2009年5月23日召开了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根据志丹县牛氏支系多的特点,经充分讨论,首先确定将原拟《志丹牛氏家谱·族谱》的名称改为《志丹牛氏族谱》;一致通过了《〈志丹牛氏族谱〉框架结构和内容安排》;通过了《〈志丹牛氏族谱〉有关方面规范化规定》。会议还研究通过了有关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具体事项。这次会议勾勒出了《志丹牛氏族谱》的基本蓝图,确定并通过了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依据,明确了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的方向、具体任务、要求和操作规程。
按照会议要求,编委会逐项落实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
一是选择为志丹牛氏宗祖兴建祠堂和敬立纪念碑的地点。我们首先组织人员(牛玺荣、牛槐、牛晓尘)考察志丹吴起大刘氏先祖纪念碑,以便商讨选择纪念碑的模式。会后,志丹县宏源建筑公司经理牛槐首先设计了牛氏宗祖纪念碑效果图。为选好修建志丹牛氏祠堂和敬立纪念碑的地点,先后5次组织30多人次进行考察和座谈,最终将兴建祠堂和立碑的地点确定在杏河镇牛中庄的侯咀。
二是为及早准备谱内需要的人文始祖黄帝的有关资料、黄帝陵碑文,牛玺荣与牛晓尘前往黄帝陵进行实地考察、拍摄和索取有关黄帝的图片、资料,以突出陕西黄帝陵的特点和宏伟气魄。清人梁启超曾说过:“寻常百姓家谱无一不祖黄帝”。《志丹牛氏族谱》将黄帝的有关资料收入谱内,以示对黄帝的敬重,不忘黄帝对人类的贡献,永远怀念我们的远祖。
三是搜集研究古今家谱。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委会主要人员,在查阅网络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又搜集浏览古今家谱10余本(份),研究古今家谱的共同点、区别和不足。这为我们实事求是地编写科学真实、具有较高质量的《志丹牛氏族谱》奠定了基础。
四是编委会主要成员按分工开始紧张工作。为加快编谱速度,通过电话联系、面谈、深入有关支系督促检查和指导。在完成本门家谱搜集整理的同时,编委会几名主要成员又为有关支系起草家谱初稿。为弄清某些事实,编委会主要负责人先后多次走访离休干部牛俊林;前往组织部、老干局、交通局查询老干部牛万福的情况;走访了原老干局负责人徐生祥。为调查离休老干部的基本情况,牛占山、牛玺荣、牛槐、牛晓尘前往旦八镇前牛沟召集有8名牛氏宗亲参加的座谈会,掌握了旦八镇前牛沟牛氏迁徙繁衍发展史,掌握了先后获得八枚勋章的老红军牛文明和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牛文清的翔实材料及与东川牛氏相同的传说。根据座谈索取的材料,整理出旦八镇前牛沟牛氏综述。
五是考察志丹牛氏迁徙繁衍发展史。首先查阅《志丹县志》、《千年志丹》、《陕北古代史纪略》、《大槐树迁民》、《迁民姓氏寻源》等史籍,对明朝以后中举和外任官员名录、迁民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论证。现已确定志丹牛氏属山西大槐树打锅牛,属移民而定居保安县(今志丹县)。还可初步判断志丹牛氏是牛川孙牛翼的后裔,但尚无依据,待考(见“志丹县牛氏迁徙繁衍发展史考证”一文)。
其次,在对杏河镇牛寨脑畔台“牛户九启宗祖坟墓”墓碑(清时)考察的基础上,又分别对杏河镇牛中庄老陵坬、高陵台、旦八镇前牛沟、杏河镇牛寨(包括李湾、王家湾、牛咀沟)、槐树渠、牛园子、柏林峁、杏河镇牛沟三队、杏河镇牛沟四队、好地湾、保安镇杨界子等十一个牛氏支系老户的古墓进行考证,说明志丹牛氏居住历史悠久,是志丹县居住最早的姓氏之一(见“志丹牛氏迁徙、繁衍发展史考证”)。
六是在《志丹牛氏族谱》编纂过程中,编委会注重既要加快速度,又要保证质量。在指导和督促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支系处于被动或无动于衷的状态。有的支系基本完成了走访调查和整理家谱的工作,有的支系因种种原因而无法操作,有的支系编辑因工作忙而拖拉、推诿甚至将编谱工作置之脑后。
 
四、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工作会议的召开,是限期完成《志丹牛氏族谱》的再动员
 
2010年6月6日,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总结了2009年的主要工作,安排了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的工作。对已完成家谱初稿编写的支系予以肯定,对尚未完成家谱初稿编写的支系,责其限期完成,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还印发了志丹县宏源建筑公司经理牛槐设计的“志丹牛氏宗祖纪念碑”效果图;印发了中共志丹县委机关总支书记牛立廷编纂的30字字辈谱排字及诠解;印发了志丹县试验办主任牛怀富查录的祖宗训、家庭三训及新拟的志丹牛氏族规,向全县牛氏宗亲征求意见。还通过了“告志丹牛氏宗亲书”、“捐款办法”及有关决议。
会后,时任甘泉县纪委书记的牛春拥,自费为志丹牛氏宗祖设计了祠堂、纪念碑、六角亭总平面图和方案图、总效果图,并附有建筑费用预算册。
这次会议,使与会牛氏宗亲有了紧迫感,原部分支系家谱初稿半成品或无动于衷者,也开始了紧张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多数在规定的2010年7月底完成,最迟者10月上旬全部完成初稿任务。
期间,编委会主任牛玺荣先后为杏河镇榆树渠、长咀梁、顺宁镇王崖窑、黄地台、旦八镇双墩牛氏支系完成了家谱初稿。还协助杏河镇牛沟四队和旦八镇前牛沟完成了初稿。主编牛晓尘协助牛园子支系完成了综述和世系谱初稿,并及时按需要深入现场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副主编牛怀富还完成了双河乡芦草沟牛氏世系谱。副主编牛静瑛为保安镇杨界子、酸刺渠牛氏支系和牛中庄后硷完成了家谱初稿,还搜集调取了需要的网络资料,完成了各种数据的统计和部分材料的打印。
从2010年9月份开始,编委会主要成员牛玺荣、牛晓尘、牛怀富、牛立廷开始第一次修改,发现不少支系初稿存在问题较多,如有的综述从纵横方面前后或相互重复、修饰词语重迭、过分渲染夸张、多余的评论和画蛇添足等。在世系谱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如有的事实笼统又含混不清;有的凭主观臆断构思,随意编写;有的资料缺漏较多;有的支系在取回资料核对时拖延太久;有的未搞清支系归属;有的甚至不顾已经讨论通过的《〈志丹牛氏族谱〉有关方面规范化规定》及认祖归宗的原则,在过继给旁姓子女的问题上制造麻烦,造成不必要的多次重复修改,既耗费精力,造成了混乱,又拖延了时日。针对以上问题,编委会成员多次召开会议予以纠正。在第二次修改审定中,经与有关支系成员面谈或召集有关人员共同分析讨论,纠正了有关支系拖而不决的错误归属和存在的虚拟等问题。
 
五、进入最后审定阶段,仍坚持稳中求快,细中求实
 
2012年2月27日,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委会主要成员再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确定了以下有关问题:
一是全县牛氏21个支系入谱的顺序安排问题。确定各支系按地理位置为序入谱,即从东到西,从山到川,从北到南,以突出志丹牛氏家族的平等与和谐。
二是关于名人问题。因世系谱内对每个牛氏宗亲都记载的较翔实清楚,阅后自明。加之名人的界限难以界定,故决定谱内不再单列名人,以免造成重复。
决定对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牛氏人物,用表格形式予以记载:
1、明清时期保安县牛氏名录;
2、老红军、离休干部名录;
三是就世系谱内三大重点(各支系综述、世系图、世系谱)的有关问题再次进行重申,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志丹牛氏族谱〉有关方面规范化的规定》,确保《志丹牛氏族谱》第三次修改审定圆满结束。
还研究了有关照片的选录和其他问题。
这次会议,是在《志丹牛氏族谱》进入最后修改审定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较好地统一了认识,也让编委会主要成员明确了责任。
在第三次修改审定中,对发现的缺漏、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了补充和面对面的纠正,并对有关支系的综述和有关支系分支的概述进行了改写或补写,还对应收入谱内的其他资料进行了完善。
 
六、那些关心、支持、帮助《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的人们和为之踏实工作者将永载史册
 
《志丹牛氏族谱》的面世,在志丹牛氏家族史建设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如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牛思勇及牛福海、牛恒涛对《志丹牛氏族谱》的评价,“《志丹牛氏族谱》的完成,既是对志丹牛氏宗亲的献礼,也是对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的献礼。”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宏业”;是“志丹牛氏家族发展史的里程碑。
《志丹牛氏族谱》的面世,是志丹县牛氏宗亲大力支持与配合的结果,是志丹牛氏宗亲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编委会主要成员用汗水与智慧凝聚而成的。在编纂《志丹牛氏族谱》过程中,得到了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牛占山、牛玺柱、牛泾贵、牛景孝、牛进爱、牛春拥、牛春雨等宗亲的时刻关注和支持。牛占山不顾七十多岁高龄,多次前往杏河镇实地为志丹牛氏宗祖兴建祠堂和敬立纪念碑选点。原经济发展局局长牛玺柱,为编委会解决部分资料打印的困难和其他有关事宜,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泾贵多次参加编委会有关会议,了解掌握编谱的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力支持编委会工作,并为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外出办事给以方便。在他和牛春拥的积极联络下,延安市审计事务所所长牛社强(榆林市横山籍)为研究会捐资¥30000元。林业局局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牛文武、原保安镇党委书记牛景孝为有关会议提供会务和外出办事方便。在第三次工作会议之后,时任甘泉县纪委书记的牛春拥自费为志丹牛氏宗祖设计了祠堂、六角亭和多种纪念碑模拟图及总效果图,列出并印制了建筑费用预算册,还多次在延安为兴建祠堂和立碑有关事宜组织座谈。志丹县宏源建筑公司经理、书记、研究会副会长牛槐率先捐款¥10000元作为编委会工作的启动资金,同时,还多次派车前往黄陵、金丁、杏河索取材料和考察,并解决有关会议的相关事宜。常务副会长牛志耀及时参加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或编委会有关会议,明确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力支持编委会工作。试验办主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副主编牛怀富为编委会提供办公场所和部分资料的打印,为有关会议提供方便。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副主编牛立廷多次为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议和编委会提供储存资料的硬盘、办公用品、有关会务及打印等诸多方便。街道主任牛克义为审定《志丹牛氏族谱》座谈会准备了会场。志丹县果业办主任牛怀荣为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外出办事提供方便,果业办书记牛向军为编委会印制第二次修改后的资料。水电局书记、编委会副主任樊生贵(随母姓)多次现场看望编委会主要人员,并联系车辆前往杨界子、牛中庄、槐树渠考察古墓和拍照,并多次为编委会提供开会场所。中共志丹县委宣传部通讯组副组长胡晓鹤多次为会议和考察古墓摄影拍照。信访局正科级督察员牛怀军多次为打印资料提供方便。志丹县会计局刘宁、建筑公司资料员牛盈梅、交警队曹紫君(随母姓)、保安镇干部牛怀燕、志丹县职教中心副校长丁小燕等不厌其烦地为编委会打印资料。牛克俭宗亲多次自驾私车为编委会外出办事服务。
在编纂《志丹牛氏族谱》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全县牛氏宗亲的广泛支持,得到了志丹县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委会和顾问所有成员的鼎力支持和配合。得到了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牛思勇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指导,我们深表感谢。我们还要对那些为编纂《志丹牛氏族谱》献策献计和捐资者,深表感谢,并将载入谱内,勒石铭记。
在此,对所有关注、支持、配合和资助《志丹牛氏族谱》编纂工作的人们,以及编委会成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我们都应重笔记载,永载志丹牛氏文化史册,永远流传后世,以作纪念和褒奖。
《志丹牛氏族谱》于2010年10月各支系交付初稿,2011年5月完成第一稿,2011年10月初第二次修改结束,2012年9月第三次修改定稿,因故延迟至2013年7月初交付印刷,至2014年3月中旬第三次校对结束。本谱现虽已面世,但因我们水平有限,占有资料不全,缺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愿志丹牛氏后世子孙时过30年后再续谱时予以补充完善。也希望有关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
 
牛玺荣(执笔)牛晓尘牛怀富牛立廷